早上九點許,遊客未見,這裡難得一見的寧靜和冷清。
孩子還沒來,先拍下這一天的藍天。
我們孩子們今天服務學習的教室:蘭陽博物館烏石礁濕地公園。
我們蘭陽濕地生態社的同學。
今天的太陽很大,搭棚子是必要的!!
動作太快,來不及拍,我們已經開始了今天的課程了。
新來的船,暫時還不清楚它存在的目的
我們已經事先向蘭博申請要在這裡上課了,貼貼紙是為了辨識身份。
博物館的建築很有特色,怎麼拍怎麼美…
這座博物館建築有像從地面突出的單面山嗎??
今天要種(其實是撒)的第一個水生植物是台灣原生槐葉蘋,是一種飄浮性植物,邱老師先介紹這種水草,再指導我們孩子如何拋撒。
原生槐葉蘋,老師手上拿的一片片小小的飄浮性植物
大家好像從來沒見過原生槐葉蘋,全都湊上頭仔細瞧瞧。
滿滿的箱子裡都是今天要撒的原生槐葉蘋
遠看有點像人厭槐葉蘋,但其實是不一樣的品種唷!!
孩子撒原生的槐葉蘋好像丟垃圾一樣,換我緊張了。
最後,還是提醒學生們,這個動作千萬不要急,如果沒有投到適當的水域,它們還是活不下來。
原生槐葉蘋布滿水面…
原生槐葉蘋布滿水面…他們撒的很勤,我樂的一直拍他們的動作。
接著,是今天要種植的第二種原生物種「宜蘭水蓑衣」。它原本被發現的野外棲地就是在頭城的大坑罟濕地,但現在這裡已經被「烏石港重劃區計畫」全部填平整地了,它家沒了…
午餐忘了拿相機拍,但是午餐過後的慶生蛋糕可不能錯過啊!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孩子的笑容
有看出不一樣了嗎??岸邊細細長長的就是第三樣種植的物種「風箱樹」
這一大捆是邱老師在中秋節時候找幾個宜大的學生幫忙修剪的,前置作業真的很不簡單!!
天氣熱,坐在橋上泡泡腳,也是滿好的休閒。
服務學習的歷程其實蘊涵許多在正規教學上未知的潛在學習。
我喜歡這個動作,因為,這代表著我們的為保育濕地環境的而展現的行動力。
這兩張看似在搶工具,但其實不是,是兩個人合力在鬆土唷!!
人與大地的和諧相處,不就是如此嗎?
一直想要拍一張人們合力共同完成一件事的照片,這張是典型的代表,大人們從旁協助孩子鑽洞,孩子兩個人合力鑽地洞,要扦插風箱樹的孩子在旁等候,後面還有幫忙拿一捆風箱的孩子…真和諧。
老實說,這支工具真的很重,可是孩子就是愛挑戰!!
離開前的合影。
孩子們的最愛:站卡車兜風。(我怎麼看都好像在載某個動物唷)